top of page

亚马逊裁员3万人的背后:人工智能重塑就业格局,留学生该如何应对?

  • qsmcx9
  • 10月2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11月18日

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再度掀起大规模裁员浪潮。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该公司计划自本周起裁撤约30,000名员工,涉及云计算、人力资源、广告等多个业务部门,成为继2022年以来最大的一轮精简行动。裁员背景不再仅限于经济波动,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落地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就业生态。


这场裁员潮,对广大身处美国的留学生及年轻职场人意味着什么?哪些风险值得警惕,又有哪些转型路径可以提前布局?本文将带你深入剖析。


amazon



“亚马逊再裁3万人”背后的逻辑:

AI主导的效率革命

亚马逊此次裁员,源于几个深层动因:


  1. 疫情后的招聘“纠偏”

    在电商爆发式增长期,亚马逊曾两年内翻倍扩张仓储网络。如今需求回落,公司亟需收缩编制;


  2. AI带来的效率革命

    CEO贾西已明确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重构公司运营逻辑,部分岗位因此变得“冗余”。6月致员工信中,他指出:“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员工总数将下降。”;


  3. 资本市场压力

    尽管亚马逊云业务仍在增长,但已落后于微软和谷歌,AI布局被外界质疑“步伐偏慢”。公司今年资本支出将达314亿美元,重点投入AI及云计算领域。


裁员不仅关乎成本优化,更是亚马逊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转型的必然结果。




对留学生与职场新人

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学习或求职的国际学生,正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拐点期:


1.就业压力显著上升

大厂缩招与裁员潮意味着:即便是在STEM领域,也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尤其对OPT、CPT求职者来说,Offer获取难度不断加大;


2.H-1B依赖加剧身份焦虑

对于依赖雇主担保维系合法身份的留学生,一旦遭遇裁员,将陷入60天内必须找到新雇主的紧迫局面。许多人在此过程中不得不选择回国或“身份断裂”;


3.绿卡申请路径趋于复杂

尽管亚马逊在2025年重启PERM申请流程,但裁员可能会影响其内部移民审理节奏,导致名额竞争加剧,审批周期拉长;


4.AI人才需求转向

贾西强调,AI会取代部分岗位,同时催生新的职位需求。这意味着:未来在美国生存与发展,需要转向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云架构等AI相关领域深造。




留学生的

应对策略

面对不确定性,留学生需要调整求职策略和身份规划。


1.重新审视“热门”专业

过去热门的CS和商科,仍需关注细分领域的变化。科技行业“金饭碗”思维需转变,企业职能及部分技术岗位面临结构性调整。


2.拓宽求职视野

不要只盯着头部科技大厂。可以关注中型科技企业或正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传统行业公司。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初创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


3.强化个人技能

在技术层面,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要有意识地了解并学习如何与AI工具协同工作。在软技能方面,着重培养跨文化沟通、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这些是自动化技术难以取代的核心能力。


4.身份规划与职业规划同样紧迫

H-1B签证不确定性高,失业后留美身份可能中断。提前了解新的“薪资加权抽签”规则和可能的基于学历的优先级(例如,美国STEM领域硕博学位持有者可能获得更高优先级)至关重要。




面对不确定性:

EB-5成“身份稳定锚点”

H-1B的高度不确定性,让无数人在签证、费用和身份安全之间疲于奔命,一次次把留美梦想推到风口浪尖。相较之下,长期身份规划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EB-5等移民通道将成为避免频繁签证不确定性的稳定选择。


1. EB-5新政支持“双递交”

  • 可同时提交 I-526E(投资移民申请)与 I-485(身份调整申请);

  • 在美国境内的申请人通常可在3-6个月内获得工卡(EAD)与回美纸(AP),提前拥有合法工作与出入境自由。


2. 稳定替代,摆脱签证不确定性

  • 无需频繁续签,不依赖海外领馆;

  • 尤其适用于想解决“身份焦虑”的留学生、在美工作人士和长期家庭规划者。


如果你正在为签证问题发愁,或想了解更多EB-5相关信息,欢迎咨询ARCFE美国创业区域中心。我们将为您和家人量身定制最合规、最稳健的身份规划方案与投资支持。




关于我们

ARCFE介绍

 
 
Logo with Chinese slogan white.png
arcfe-badges_all white_edited.png
arcfe-badges_all white_edited.png
联系我们
28-07 Jackson Ave, 8th Floor
Long Island City NY 11101


 
  • Facebook
  • LinkedIn
  • Youtube

本网站不提出出售任何证券的要约。 本网站上的信息并非出售要约或征求购买任何投资权益或提供任何投资管理或咨询服务的要约。 任何此类要约或招揽均将遵守适用证券法中规定的注册要求豁免,并且仅通过向法律允许的司法管辖区的合格投资者交付与特定投资相关的保密私募发行备忘录的方式进行。

bottom of page